三月春暖,花开烂漫,第115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
在过去的一年里,卫星创新院的巾帼“半边天”们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技报国为己任,在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征途上奋勇争先、担当作为,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
经妇委组织评选,千帆卫星总体研制团队等3个集体获得2024年度“巾帼之星集体”称号,孙思月等6名个人获得2024年度“巾帼之星”称号。
巾帼之星集体——千帆卫星总体研制团队
千帆卫星总体研制团队是通信所与科学所跨所协作团队。以引领商业航天发展、推动卫星研制转型为目标,积极投身关键技术攻关与工程实践。面对低轨星座建设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攻克关键技术、垂直整合供应链、优化数字化工具,构建起高效协同、适应快速迭代的新型批产体系,跑出了卫星批量研制的“加速度”,在我国天基互联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巾帼之星集体——科学卫星国际合作团队
科学卫星国际合作团队承担了中法SVOM卫星、中欧SMILE和813等多个重要国际合作项目。从SVOM卫星的成功发射到SMILE卫星境外联合AIT,再到813的技术输出,团队始终以豪情与担当投身国际合作,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做出重要贡献,展现了航天科研女性的专业素养,为我国航天国际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树立了典范。
巾帼之星集体——卫星通信载荷批产综测团队
面向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快速组网、规模建设需求,卫星通信载荷批产综测团队肩负起了千帆等卫星通信载荷及综合电子的批量综合测试重任。团队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卓越的协同效率和严格的质量标准,在不到一年时间内高效完成了上千台产品的测试任务,800余台产品在轨运行,为我国天基互联网新基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巾帼之星——孙思月
孙思月同志深耕卫星通信技术领域,锐意进取、潜心钻研。“她创新”扩容天基互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技项目,论文44篇,专利21项;“她担当”加速空间组网,承担千帆极轨卫星通信载荷等多项研发任务,在轨应用数十套;“她奉献”凝聚研发团魂,壮大攻坚团队,激发百折不挠的战斗力,为我国卫星互联网新基建贡献巾帼力量。
巾帼之星——李笑月
李笑月同志担任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地月空间DRO卫星姿轨控分系统负责人,在型号并行研制和发射飞控工作中勇挑重担,带领团队克服发射异常导致的重重困难,实现地月空间低能转移入轨,保障了任务圆满成功。她以“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的信念驱动自身,冲锋在前、竭诚奉献,为地月空间DRO卫星开展科学探索研究持续保驾护航。
巾帼之星——陈起行
陈起行同志参与多型遥感卫星型号论证和研制工作,她精益求精,在优化系统设计、创新应用方法方面不断突破。她以“零容错”的标准要求自我,迅速攻克系统总体设计等核心技术,多项成果在轨应用,获得用户高度认可。她扎根一线,担当奉献,全力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在平凡岗位上书写航天报国的精彩篇章。
巾帼之星——曹伟娜
曹伟娜同志从事一线保密工作和工会工作十余载,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保密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在国家保密局主办的《保密工作》杂志上发表文章。她以高效精准的工作,确保体系有效运转。在工会群团组织工作方面,紧扣“铸星人”品牌建设,持续提升铸星力、保障力,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和好评。
巾帼之星——王俊
王俊同志先后担任CX-15卫星、巴基斯坦双星姿控主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课题负责人,系统解决了超低轨卫星快速机动及高精度高稳定指向控制问题。她坚定执着,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克服孕期和哺乳期多重困难,带领团队顺利完成多星并行任务的姿控设计与研制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巾帼之星——贾翠园
贾翠园同志参与多类型、多体制低轨通信载荷研制,聚焦任务需求,持续深化通信系统设计。她常驻测试现场,全年无休,与团队成员一起攻关研制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保质保量完成54颗低轨互联网卫星的研制任务,在轨实现成功应用。她在岗位上建功,在事业中成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科研女性的航天梦、强国梦。
致敬闪耀的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