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空间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竞争的焦点领域。12月28日,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启航天地互联”的2024年临港新片区空间信息产业生态大会在临港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承办,院士、领域专家以及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等300余位专家领导参加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空间信息产业协会王建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院士李殿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海鹰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王建宇表示,我国将加大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力度,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全行业共同努力,确保在全球空间信息产业中保持竞争力。
吴晓华在致辞中表示,临港新片区承担国家战略承载地、试验田的历史使命,未来将继续孵化一批优质空间信息产业企业,打造中国卫星研制生产高地。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彭木根就“低轨通信卫星传输与组网技术”作主题分享,他表示,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加快空间信息通信领域的数字化进程、构建数字化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建宇分享他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见解,对商业航天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特点,及商业航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具有深度与价值的阐述。
胡海鹰在“新天基系统引领下的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思考”主题分享中提到,新天基系统的发展,特别是低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的融合应用,将为空间信息产业带来更新的增长点。
活动期间还进行了倡议书签约及企业入驻仪式,并结合卫星批产、商业火箭、激光通信等焦点,邀请专家进行深度交流,共同探讨天地互联的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