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抗疫勇担当(二):科学所向“疫”而行,聚四方共筑航天梦
发布时间:2022-04-22
4月18日开始,卫星创新院临港园区迎来了一批又一批“逆行者“,他们都是脚踏实地的航天追梦人……
为了尽快追上因疫情而减缓的型号研制进度,科学所 “化被动为主动”,提前制定人员返岗、设备运输保障方案,力求在防疫生产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现“闻声而动”。
作为今年唯一有发射任务的中科院空间先导型号,ASO-S卫星研制团队深知该型号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时间紧迫性。
得知可以恢复型号工作,短短两天内,来自西光所、国家天文台、长光所和紫金山天文台的4家外协单位的9名有效载荷研制人员顺利到达临港园区;曹彩霞、杨中光、刘阔、张金强、白艳萍等5名居家隔离的主要研制人员成功返岗。
ASO-S团队工作照
SY-01卫星研制团队同样紧张忙碌。为保障型号5月底顺利发射的“后墙不倒”,他们选择兵分两路:
SY-01团队工作照
一路在上海,徐东晓、丰正功、毕幸子、李天童、李津淞、高扬、刘硕、孙安泰共8名团队科研骨干和来自大化所、39所、杭高院的3名外协科研人员陆续进入临港园区,准备霍尔电推进载荷加注和帆板安装及展开等研制工作。
另一路在酒泉,部分试验队员完成上海的研制任务后,还将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附近酒店提前隔离,为保障卫星进场接应和发射场试验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艰苦的生活环境
“艰苦是一时的,使命是一生的。”与已经在园封闭工作的10余名同志胜利会师后,他们没有留意简陋的床铺、空旷的房间,就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虽然这支队伍分为两个型号,有30余名来自四面八方的成员,但是他们始终坚守一个信念:誓保卫星研制任务全面成功,为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