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召开EP、ASO-S卫星系统工作动员会
2019-06-10

  2017年9月7日,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爱因斯坦探针(EP)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系统工作动员会。中科院重大任务局项目主管文质彬、刘亚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负责人吴季、EP卫星首席科学家袁为民、ASO-S卫星首席科学家甘为群、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高级顾问崔吉俊以及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高能所、上海技物所等参研单位领导和参研人员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EP和ASO-S两颗卫星是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十三五"即将立项启动的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其中,EP卫星科学目标为针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两个重要预言——黑洞和引力波,以前所未有的探测灵敏度、在迄今X射线监测范围最广的宇宙空间发现和探索极端剧变天体和事件,发现和探索各种尺度上的沉寂黑洞及其耀发,探测引力波源的电磁波对应体并精确定位;ASO-S卫星是我国首颗致力于太阳物理研究的科学卫星,将在第25个太阳峰年升空,观测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这两类最剧烈的暴发现象并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简称"一磁两暴"),并将研究太阳爆发能量的传输机制及动力学特征,为空间天气预报及空间环境安全提供保障。

  会议听取了EP卫星总师张永合和ASO-S卫星总师诸成关于两颗卫星的研制计划及要求的报告。针对两颗星卫星研制关键技术、进口元器件、方案阶段工作计划和重点、风险控制以及研制工作管理和质量保障要求等,会议进行了讨论。

  卫星首席科学家所在单位及有效载荷主要参研单位国家天文台郝晋新副台长、紫金山天文台常进副台长、高能所卢方军所长助理、技物所孙胜利所长助理、长光所、南京天光所、西光所、北方夜视等8家单位的领导都表示要珍惜参与两项重要先导卫星专项的机会,严格管理,克服困难,确保完成研制任务。

  EP卫星系统总指挥朱振才、ASO-S卫星系统总指挥尹增山分别代表两颗卫星的研制队伍对本项目的工程研制任务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研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完成研制任务表达了充分的信心。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于英杰院长在讲话中分析了两个卫星研制任务的重大意义与复杂性,要求在风险控制、关键技术攻关以及工程管理等工作中,认真总结量子卫星与暗物质卫星成功经验与教训,珍惜机会、保持压力、从零开始,"首次要有百倍信心,百次要有首次标准" 。于英杰要求卫星系统明确责任体系,科学卫星总体部要落实总体职能、做好总体协调,加强对有效载荷与平台的一体化管理。卫星系统各单位既要严格逐级垂直管理,又要团结协作、大力协同。

  EP卫星首席科学家袁为民和ASO-S卫星首席科学家甘为群在讲话中分别回顾了两个项目从科学想法萌芽到即将正式立项的过程,来之不易,并再一次阐述了科学目标的创新性。

  空间先导专项高级顾问崔吉俊在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求卫星系统在后续工作进一步理清关键技术做到心里有数;二、要求研制队伍维护计划的严肃性,确保按计划实施;三、希望各单位认识到研制队伍稳定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卫星总体要抓好总体管理、参研单位要服从协调,团结合作,为科学家实现科学目标、取得好的科学成果做好支撑服务。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负责人、空间科学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吴季在讲话中指出,这次动员会十分必要。EP和ASO-S卫星的科学意义重大,EP的科学目标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充分肯定,ASO-S卫星是我国首颗太阳观测卫星,对太阳科学研究的意义很大。吴季对两颗卫星的后续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卫星研制工作重点放在方案阶段,科学卫星每颗都是新的,要重点抓有效载荷,抓技术见底。二是希望科学应用系统和有效载荷一起尽快梳理国际合作关系,把国际合作方面的工作做好,尽量发挥国际合作效益,回避可能带来的问题。

  中科院重任局项目主管文质彬和刘亚冰传达了院机关对两项任务的重视,要求研制团队认真落实先期启动工作,严格把控风险,针对前期立项工作中专家提出的意见,认真梳理风险点与关键技术,精心策划、职责清晰、管理规范;希望参研单位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推动卫星系统工作有序向前。

  继"十二五"期间成功研制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之后,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承担EP和ASO-S两颗卫星系统研制任务。本次动员会的召开标志着两颗卫星系统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