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航天15年,从年轻工程师到优秀型号总设计师,他以“两弹一星”前辈为人生坐标——
用高科技为祖国戍守疆域,这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交入党申请书时,胡海鹰许下的心愿。
从2006年入职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胡海鹰扎根航天事业15年,从一名青涩的年轻工程师,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优秀型号总设计师,在卫星系统设计、空间环境探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创新成果。
“其实做科研也是一种情怀,我们是真的想为国家做些事情。”十几年很少休假、常年出差的胡海鹰觉得,每次把自己负责的卫星送上天,看到它们取得实效,“那是我人生最幸福、最享受的时刻”。
就在那一刻,他又习惯性地开始思考“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太空疆域太广阔了,身为航天人,绝不能停顿,“我们必须时刻在路上”。
用卫星戍卫太空安全,15年间他很少连续两天在家
伴随人类日益频繁的太空探索活动,发射升空的各类航天器越来越多,在太空中留下了大量空间碎片。
晴朗夜空,织女星的亮度是0等,人类肉眼能够看见的最暗淡的星星亮度是6等,而这些直径一米左右的碎片,却暗淡到只有14等。它们不仅暗淡,而且漂移速度非常快,一旦以每秒十几千米的相对速度撞上正在工作的卫星、空间站,很容易导致大大小小的“太空交通事故”。
“太空中,中国的航天器不断增多,它们的安全需要有人来戍卫。”胡海鹰说,戍卫航天器的,不是普通战士,而是拥有高技术的卫星,“这是国家的太空疆域,戍守好天上的边疆,是我们航天人的职责所在”。
2006年,刚进入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胡海鹰,参与了创新三号卫星的立项。这颗卫星挑战有多大?它要在3.6万千米之外,捕捉到一颗颗一闪而过的暗淡流星的精准行踪。胡海鹰说,这些目标碎片就好像海洋里的鱼,创新三号要确保看得到,并将它们管起来。
2008年创新三号卫星研制正式立项启动,胡海鹰担任卫星的总体副主任设计师。2013年,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得到用户好评。一年后,年仅36岁的他出任试验六号卫星总设计师,提出由三颗星组成星座系统,以实现对空间环境的更佳探测,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今年,他终于把三颗星全部送上了太空。
15年来,胡海鹰先后完成了多个极具挑战性的卫星型号研制任务。为此,他一直奔波在路上,每年出差仅飞机就要坐130多趟,如果连续两天出现在家,女儿就会觉得奇怪:“爸爸,你怎么还不出差?”
多年来,胡海鹰始终不求名利地坚守在科研一线。他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军队、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是多个部委项目的专家组成员。他主持的项目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个人荣获2016年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奖和2019年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贡献奖等。至今,已经发表专著1部、论文近20篇、发明专利授权9项。
攻克了多个“卡脖子”技术之后,胡海鹰深刻体会到系统创新的重要性。“因为不去做系统应用,可能你连‘卡点’在哪里都搞不清。” 十几年来,他时刻保持着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状态,“航天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只有不断关注新的动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跟上,乃至引领行业发展”。
不过,受工作性质所限,胡海鹰的这些成就几乎不为大众所知。如此默默无闻地付出,是不是有点亏?每当有人提起这些,他总是说:“比起‘两弹一星’的前辈,我们的默默无闻真不算什么。” 在他心目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我们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真正为国家的发展做一些有益的事”。
凝聚团队战斗力,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决胜
“我们战斗在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只有我们在这个战场上占据了优势,才能确保祖国的海陆空疆域真正不见硝烟。”身在国防科研第一线的胡海鹰,太清楚“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太清楚“没有实力,保卫不了和平”——而科技就是实力!
为此,胡海鹰日复一日地努力科研、培育团队,孜孜奋斗15年,一刻都不敢松懈。目前,他同时担任三个型号的总设计师、一个型号的总指挥,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仅32岁的年轻团队,挑战一座又一座技术高峰。
收入不高、工作辛苦,作为团队负责人,怎样凝聚起这支队伍?“党建是我的重要法宝。”有着20年党龄的胡海鹰,每每将党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运用到自身的实际工作中,问题总会迎刃而解,效果显著。
“虽然原则上是少数服从多数,但这种‘服从’不能简单粗暴,用权威和官位来硬性压制。”尽管每一个项目都面临时间紧、任务重,但胡海鹰很舍得花时间与团队成员谈心、聊天,“要把大家真正变成一条心,把力量凝聚到任务的主心骨上。”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他深刻体会到,精气神决定了一个型号队伍的战斗力,“有些任务失败,就是因为队伍垮了,内耗比什么都可怕”。
“首先,我得以身作则。” 打造一支有韧性、敢创新、甘于付出、具有强大向心力的卫星研制团队,必须有这样身先士卒的“领头羊”。
平时,胡海鹰常常把“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把这个难关攻下来”“你来做,我担着”这样的话挂在嘴边。面对挑战,他勇挑大梁;面对困难,他迎难而上;面对危机,他挺身而出。团队里的年轻人常说,“看到胡总,就感觉看到了主心骨,有了旗帜和榜样”。
卫星研制,一旦任务立项,往往从出厂到发射的所有时间节点都已排定,团队必须按节点交付产品。因此,让胡海鹰感到最困难的,就是如何在“技术质量上精益求精”与“按时完成进度节点”之间取得平衡。
技术攻关时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哪怕未雨绸缪,预先谋划,可实验中难免碰到困难。既要及时查出症结所在,又要保证时间节点“后墙不倒”,只能不断挤自己的时间,除了加班连轴转,别无选择。
胡海鹰说,团队中近一半都是女性,有不少都身处骨干岗位,出差加班难免与照顾家庭、教育孩子相冲突,可在任务面前,她们仍会以国家需要为重,“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抢时间、带头拼,为年轻人传授经验更传递信念
胡海鹰觉得,此生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刻,就是看到自己负责的卫星成功升空,成为戍守太空疆域的英勇“战士”。
“这种幸福,是吃饭、打球、谈恋爱都不能相提并论的。”虽然他喜欢打篮球,是研究院篮球俱乐部“场上最年长球员”,但内心的最大动力是为事业保持健康体魄;虽然他爱家人和孩子,可小女儿出生才三天,他抱了抱就不得不赶赴发射基地。
投身航天事业,胡海鹰深知,“热爱是一时的,剩下的全是责任;喜悦是一刻的,剩下的全是投入”。身为团队带头人,他总是最拼的。
有一次,一个竞标项目时间非常紧迫。为了抢时间,他带领项目团队单独包了一辆大巴车,星夜兼程,历经18个小时,于深夜11点到达目的地。答辩完成后,团队又在凌晨离开、半夜抵沪。第二天上午8点半,胡海鹰依旧准时出现在单位。这样的拼劲儿和干劲儿,无声激励着团队中的年轻人。
他经常说,完成任务一定要依靠团队,“光我一个人有经验,是不够的。”因此,卫星研制团队中的每个岗位都必须有老中青的人才搭配,才能保证研制任务以老带新,技术与经验都有良好的传承。比如,他的团队中一位工作了20年的总师,已经带出了一茬又一茬的骨干,如今已到第四代。
胡海鹰经常对青年同事说,人生的幸福时刻不多,要格外珍惜和享受这样的时刻。他认为,来到小卫星的年轻人,本身就有献身国防的志向,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国家荣誉感。因此,一般的生活享受、高薪,对他们并不会形成致命诱惑,只要真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就能让他们在岗位上发挥出强大的能量。
平时,胡海鹰会像大哥一样,关心团队里每个成员,尤其是年轻人遇到的生活困难与精神困惑。他经常说,坚持理想信念,不能空喊口号,而是要真正走进他们心里,解开他们的心结,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张黑色皮沙发,那是同事熟悉的“谈心专座”。话题从项目进展到家长里短,时间经常在一天工作结束之后,而他自己则会加班到深夜。所以,他办公室里常备一箱泡面。
他坚信,为国防奉献的信念也会在同频共振中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